
小雷|作者
普博医疗上游产品部|出品
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医疗治疗中最常用的医疗手段之一,基本贯穿治疗全过程。输液泵、注射泵是静脉输液使用频率极高的两种医疗仪器,常用于血管功能药物输液、婴幼儿静脉输液等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药量的场景。
中国的输液泵研发起步晚于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处于仿制阶段。但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对相关产品研发的扶持,部分国产输液泵的质量、性能及可用性已接近甚至超越国外先进水平。
作为急危重症细分领域的黑马,近年来普博深度布局急危重症行业生态,坚持一切以临床需求为中心,坚持需求从临床中来,再应用到临床中去,形成了产品研发-产品应用的正向价值闭环。

其中,泵类产品是普博近年来重磅布局的产品线,已研发出注射泵TMS系列,已受到了市场的肯定;近日普博TMV系列输液泵获批上市,其与注射泵TMS系列构成完整的输注解决方案,该方案可对输液过程进行精准、安全、稳定的精细化多路控制,是普博急危重症一体化战略的关键基础。
在临床上,医护人员在使用输液泵时常常遇到这种问题:输液泵与输液器的长时间频繁蠕动、挤压,造成输液器疲劳变形,使得输液滴数和流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输液精度大大受限。
普博TMV输液泵“智能管路疲劳补偿算法”是业内一项创新算法,可实现软件和硬件的超级融合,让输液器在“疲劳驾驶”的状态下,依然准确无误地为病人输液。
此外,TMV输液泵依托自主研发的自适应蠕动系统,可完美适配多种输液管路,满足复杂场景下的输液需求。
在ICU、手术室等科室,各种设备报警声互相干扰,没报警、报警被淹没、误报警等问题非常常见,医护人员不能及时关注到报警系统,造成潜在的安全风险。
TMV输液泵采取360°可视报警灯,解决这一临床困扰。
当出现输液异常情况时,触发TMV输液泵报警系统发出独特的报警声,同时以5.0寸超大触屏为载体的GUI界面,超大警报字体、360°可视报警灯给予医护人员视觉和听觉的双重警示,并减轻医务人员报警的疲劳感,构筑强大的输液安全防线。
任何一项新产品的易用性是考察该产品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道关键槛。常规输液泵在临床应用时,常遇到护士不愿意用的现象:
【在普通病房,护士则嫌输液泵有些碍事,又要安机器、调速度、万一中途报警还得来回调、挂完又要卸了提回设备间,还得擦拭机器消毒,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喜欢用。】
TMV输液泵系列融合多项特殊功能以提高产品的易用度和友好度:
具有5.0寸超大触摸屏,友好的GUI界面和功能设计,使得输液泵的参数调节如操作智能手机般便捷自如,而且有效减少了因屏幕小而产生的误触,保证了输液安全。
动态图形安装指引,可帮助新手医护人员轻松上手,减少操作失误。
"9+1"种输液模式,可满足各种临床输液治疗需求,如在应用升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药物给药,婴幼儿静脉输液或静脉麻醉等需求。
内置加温模块:在ICU、手术室等特殊科室,常遇到短期内给患者输注大量液体,如果液体过冷会造成患者体温下降,且这些药物由于低温,不利于药效被充分、及时的吸收。TMV输液泵具有输液加温功能,可将进入患者体内的液体先加热到接近患者体温水平。
据《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年9月第24卷第9期中描述:
通过对18篇论文的1575例病人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围手术期进行加温输液,保持病人体温正常(定义为中心体位高于36℃)有大量临床上和经济上的益处。
(5)血制品使用减少—红细胞减少86%,血浆用量减少79%,血小板减少78%;
提供开门照明,在暗光环境下,依然能轻松装卸输液器,不再摸黑操作。
在推动手术室、ICU、急救等领域精准医疗的创新路上,普博依托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数据为驱动的产品研发理念,致力于提供优质的精准医疗体验。